轉載自YORKXINxYORKXIN
是一位清大電機教授到南一中演講,這位同學所記錄下來的,
覺得還蠻有用的,不過也許我會用不到XD 給大家參考參考啦!
關於備審資料
要做功課
上網查查該系的課程內容,讓備審資料中含有學術基礎;也要查查該系教授所做的研究以及曾經做過的研究,在備審資料中展現出『讓我進入,就可以協助您研究…』的感覺。
不是只有學術
該教授說,甄選入學的目的主要是要找出『跨領域專業領袖人才』,也就是不只要專業,還得統合其他相關專業能力,並且要有領導能力,這才是甄選入學中要篩選的人才。
師長推薦函
即使校系分則中不要求師長推薦函,附了也沒什麼不好,有時候還會有加分作用,這純粹是一個『誠意』問題。讓該系教授感覺到你很認真在準備備審資料,『還跑去跟老師要推薦函』,這樣的話,目的就達到了。
『推薦函本來就是在說好話的』他這麼說。
更甚者,不限於校內教師,其他人的推薦函也是可以,例如某個公司某個知名企業的大頭目的推薦函等等…
組織性
不能雜亂無章,必須要有條理,展現出有『統整資料』的能力。
強調性
由於備審資料很多份,教授們不可能花很多時間看你的備審資料,大多都是用翻的,大略看過而已,所以寫很多也不見得有用。這時候,就要善用排版,將重點部分以粗體、大字或上色來強調,最終目的要讓教授在10分鐘內瞭解你這個人。
獨特性
可在備審資料中加入設計(創造力)、圖表(分析力)、資料來源(尋找資料的能力),給教授獨特的印象(impression)。
佐證很重要
空口嘴炮『我會寫程式』是沒用的,要在文中加入一些”例如”,寫『我曾經參加過全國能力競賽』或是『ACM 300 題』都來得好,沒有如此的成績的話,那麼在文中加入曾經做的作品也是可以。
要針對該系
總不能說申請電機系卻在自傳中講『我小時候很會跳舞』吧?幾個字帶過也許可以,但過度強調卻會喧賓奪主。
文章中要針對該系的專業,不能夠隨手捻來無關聯的成果。
要專注於專長、經驗
同上上項,自傳中要特別強調自身與該系相關的專業能力及經驗,寫無關聯的反而沒有用途,只會途增字數。
自傳要精簡
大概 2 ~ 3 頁就差不多了,寫太多教授也看不下去,當然這也是個人文筆好不好的差別。
要有願景
前瞻性這樣,他是指在學術方面要看遠一點。
避免負面
除非真的無法避免 (e.g. 在校成績太爛 (e.g. 我 = =)),否則備審資料中不要寫負面的東西,例如『我 ACM 寫 300 題,但都是寫白爛題』這就差勁了,你怎麼知道教授真的會去查你寫哪些題目 XD
避免空乏之言
例如『我對貴系之景仰如滔滔江水…』這種嘴炮,完全沒有用 XD。
針對性
要讓教授看過你的備審資料後,有一種『讓你加入我們系,就讓提升我的研究品質及我系的名聲』的感覺。要是做得到,就成功了 XD
要有取捨
也許從國小到高中的事蹟一大堆,但不需要每一項都寫出來,例如申請電機就不必寫『我國小得過語文競賽第一名』這種事,連獎狀都不必了 XD。
依然是要針對該系。
要有邏輯、以 top-down 方式撰寫
所謂的 top-down 即是在段落 (不見得是paragraph) 前面加大標頭,在段落中詳細寫下該標題的內容,看看報章雜誌的專題就知道了。
邏輯性也就是要解釋來龍去脈,例如:
吾嘗習 C++ 語言及資料結構,
…
…,在該領域中頗有心得,因此得以參加全國能力競賽。
所謂偷偷舖梗的意思。
強化段落間邏輯
上一項是寫同一段落中的邏輯,當然這也可以擴展到跨段落,這就舖梗舖很大了,得要有相當的統整能力才能做得好。
避免重覆提及
在之前段落中寫過的,就不要再寫,免得重覆。
裝訂也要注意
總不能夠隨便訂兩三支訂書針就交去,散成一團的備審資料沒有人要看啦 XD。因此,裝訂必須良好,起碼要讓教授好翻…
「印象」
在教授還沒看到你本人之前,先強化你在他們心中的印象,因此,備審資料的內容非常重要,『要讓教授在 10 分鐘之內瞭解你這個人』,所要追求的,就是「留下深刻印象」而已。
不能自己破梗
除非真的很懂某個領域的專業,不然不要講得太深入。例如在文中寫很多『演算法』這三個字,到時候教授問到 Greedy 如果不會的話不就自己破梗了 XD
之前看過一個九x級的學長,在備審資料中寫『我很喜歡日文』,教授當天就問他『那你會說「你好嗎」的日文嗎?』他其實不會= = 然後就破梗了。
切合該系
要切合該系引以為傲的項目、研究、發表 etc.。這就要自己做功課了,去該系的網站查查看吧。
加入統計圖表
這可以表現出找資料、統整、分析的能力。
善用網路資源
國科會、教育部網站都有對各校系的評鑑,若評鑑良好的話,可以寫在備審資料裡面 XD
(註: 小弟不才,找不到評鑑資料;誰 goo 到的就跟我說一聲吧 :P)
—
關於口試
口試的目的
1. 瞭解臨場反應
2. 瞭解學生與備審資料中所寫的,是否相符
3. 讓學生瞭解該系的目前狀況
準備
考古題、歷來的狀況。這些要去找該系的學長、姊。
聽清楚題目
題目要聽清楚再回答,不會就說不會,亂講只會給自己設陷阱。
Stay in focused
回答問題時,不能偏離原題,繞了一圈才回來。
國文作文大概你可以繞了半天才在最後幾句講到重點, 但是你是要面試啊!就直接講答案吧!
常問
1. 針對校內成績
2. 生涯規劃
3. 有些目題沒有標準答案,純粹是看學生的臨場反應
自我介紹
一定要準備自我介紹口說內容,特別注意時間有無超過、內容是否切合要點。
也可以用電腦投影片。
(註: 我私心認為必須準備 1 分鐘半的口說,以及英文自我介紹)
置裝
上衣素色襯衫即可,絕對不能穿西裝打領帶= =
求整齊、乾淨、鬍子要刮。
(註: 那天來校的教授看在場只有男生,所以就沒講女生的了。基本上女生只要穿得得體、不要花濃妝就行了(?))
提早到
少說要提早個半小時或一小時到。
附件
可以帶簡報或投影片。
注意禮貌
進入時,問候面試老師要說『各位老師早/好』,注意要說的是『老師』而不是『教授』,教授只是個職稱,裡面也許會有助教之類的;直稱『老師』,則是泛稱在場所有的教員。
進入時,我可否坐下?或必須站著應答?不能夠一進去就直接坐下,沒禮貌,面試的老師說可以坐,才能坐。
不可以主動握手 = = 裝熟是無禮的行為。
不要太靠近面試老師,保持距離也是尊敬的表現。
避免小動作
e.g. 抓頭、手叉胸前或背在後面、低頭、捏手 etc.。和同學、校內老師模擬面試,可以找出這些小缺點。
離開時
可以說:
『謝謝各位老師的指導,希望有機會來貴系接受各位老師的指導。』
若在面試過程中有寫過黑板,可以順便問
『需不需要擦黑板?』
禮貌印象會增加。
沒聽清楚要請求重覆
聽不清楚問題就回答很容易答非所問,因此,聽不清楚時一定要再詢問面試教授。若還是沒聽清楚,那麼可以主動說『您是否問關於 blahblah..?』
若覺得某個題目有兩種以上的解釋方法,可以先說一種答案,講完後附上一句『需要說明其他的解釋方法嗎?』
不會的不要硬撐
不會題目,不能硬撐,就直接回答『很抱歉我不會這個題目』。當然也可以偷渡其他的專業項目,例如『很抱歉我不會這個題目,但如果您是指 blahblah 的話,……』。當你『不懂這個問題的答案,但是知道它相關的專業內容』,這時候就可以用偷渡的方法表現出『我其實懂一些』。(不過有點冒險就是了。)
撲。。。真的被我找到囉-ˇ-!
回覆刪除真的打gwcity來搜尋 XD
不過。。。好難唷囧rz(淚奔)
加油啦 大家
回覆刪除